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提高核心竞争力——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谈全面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03-01 16:1812850

 新时代10年来,国资央企改革发展成效如何?改革攻坚怎样乘势而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国有企业肩负哪些新使命?国新办23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一一回应。

  国资央企发展质效明显提升
  “新时代10年,国资央企发生了根本性、转折性、全局性的重大变化”“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更好地实现了融合,打造了一批现代新国企”……此次发布会传递出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消息。
  看运行——10年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31.4万亿元增长到81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3万亿元增长至2.6万亿元;2022年营收利润率为6.8%、提高1.8个百分点,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6.3万元/人、增长84.2%。
  看结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先后完成27组49家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国资委新组建、接收13家企业,监管央企数量从116家调整至98家,促进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看创新——10年来,中央企业累计研发经费投入约6.2万亿元,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从高铁飞驰、巨轮远航,到“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再到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重大工程项目惊艳亮相。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用“成果辉煌”“任重道远”两个词来形容央企科技创新的成绩与前景,强调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依然存在不小差距。“我们将准确把握中央企业在我国科技创新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巩固优势、补上短板、紧跟前沿,着力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他说。
  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近年来,国资央企涉深水区、啃硬骨头,不断将改革推向纵深,尤其是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现了“三个明显成效”。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止境。下一步,国企改革如何发力?
  “将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乘势而上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发布会上说。
  据他介绍,未来改革重点将放在三大领域——
  一是加快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作用。“国资央企将持续用好重组整合这个重要抓手。”翁杰明说,未来这项工作将瞄准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注重坚持以市场化原则来推进。
  二是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
  通过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国企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3.8万户国有企业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加快形成。
  据介绍,国资委将推动把三年行动中形成的成果固化下来,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国企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提升外部董事素质和履职能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是加快健全有利于国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翁杰明表示,下一步将着力解决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机制、投入、人才、转化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共建良好创新生态。
  新征程上突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突出这个首要任务,国资委提出,要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目标,从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两大途径”发力。
  张玉卓具体解释说,一方面要从科技、效率、人才、品牌四大关键领域下功夫,不断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重点是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增强国企核心功能。
  “要巩固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地位,加大对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提升对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障能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他说。
  今年国资央企将聚焦科技自强、深化改革、优化布局等重点,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上作出更大贡献。
  例如,在扎实推进提质增效稳增长方面,国资央企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聚焦国家重大项目等扩大有效投资,提振市场信心,优化经营策略,积极促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国资央企也将发力——全力推动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和增储上产,推进油气资源进口多元化,加大5G、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国资委副主任赵世堂表示,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委将进一步指导央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做好重要能源资源产品保供稳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工作。(新华社)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业界首例!中国煤科联合完成5G井下低频大上行能力创新验证
近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科院联合神东煤炭集团、中国电信榆林分公司、华为公司圆满完成5G井下低频大上行能力创新验证,充分体现了井下场景低频+大上行5G方案的先进性,对探索5G+智能矿山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0评论2023-07-04564

煤炭行业首个超高压液压软管试验系统投用
近日,煤炭行业首个超高压液压软管试验系统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建成并投入使用。该试验系统的建成,填补了矿用水射流式割缝压裂装置配套的超高压介质输送系统安全性能分析验证能力的空白,标志着煤炭行业已具备设计工作压力达100MPa液压软管的爆破性能、脉冲性能分析验证能力,能够为矿用水射流式割缝压裂装置可靠应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0评论2023-07-02544

瞄准“国字号”!湖州驰骋科技新赛道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机床切削工况刀具状态原位实时监测传感器及应用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日前举行。该项目主要针对刀具状态原位实时监测与磨损补偿难题,突破传感器内嵌集成封装、刀具状态辨识解算、磨损原位高精度补偿等关键技术,为我国高端装备绿色智能制造提供重要手段与依托。

0评论2023-06-30627

权威发布!“2023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和“2023全球专利创新指数”
6月27日在江苏永钢召开的“2023(第十六届)钢铁工业科技与竞争战略论坛”上,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就“2023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和“2023全球专利创新指数”进行发布与解读!

0评论2023-06-29558

技术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亟待由“政策市”转向“市场市”
作为煤矿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化智能开采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在技术引导之下,煤炭行业正在逐步进入智能化时代,将会有效地提升行业生产效率,提高行业的精细化管理程度,为行业生产带来明显价值。1政策助推产业应用形成巨大市场蓝海“煤矿机器人的应用和推广是大势所趋。

0评论2023-06-082406

王保利研究员——煤矿智能地质保障的排头兵
王保利,研究员,博士,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二级首席科学家,现任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智能探测技术与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兼任陕西省煤炭学会煤炭地质及环境保护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矿山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智能地球物理专委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外聘导师。主

0评论2023-06-072117

陕煤彬长矿业生产服务中心:彬长矿区首部DSJ140型无基础带式输送机研制成功
近日,陕煤彬长矿业生产服务中心首部自主研制的DSJ140/300/4×630型无基础带式输送机顺利完成组装调试工作,这标志着该中心成功步入大型煤矿机电设备制造行列,加工制造能力再上新的台阶。该输送机即将作为彬长矿区首部无基础顺槽输送机在小庄矿“安家落户”,其设计总长3100m,搭载4台630kW永磁变频调速一体机作为核心驱动

0评论2023-06-062103